岳母情懷
農歷六月十六,是岳母的忌日。我的岳母離開我們已經整整十二周年了,但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、勤勞善良的形象,仍歷歷在目,令人難以忘懷。
一九八二年油菜花盛開的日子,經朋友介紹我認識了妻,第一次拜見岳母時,她邊端著香噴噴的飯菜招呼我吃,邊笑著對我說:“她是我四十歲生下的小女兒,現在托付給你,希望你對她好。”我感激地連聲應允。
妻是一九八四年嫁到我家的,當時我的家里十分貧苦,但岳母寬容善良,沒有要我一分錢的彩禮,反而給妻子備下了十幾臺嫁妝。我深知置辦這些嫁妝的不易:岳父八零年就病逝了,妻子跟岳母兩人相依為命,起早摸黑,看豬養蠶,省吃儉用,她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才為妻子辦出了陪嫁。
婚后,我的女兒和兒子先后出生了,我的岳母心甘情愿地成了兩個孩子的保姆。她對外孫的關愛和照顧是細致入微的,也是盡心盡責的。記得我兒子一歲多,一個星期天我和妻在菜地栽油菜,一會兒聽到岳母跑過來大聲喊著妻回去幫忙,一問才知道,原來是頑皮的兒子在玩珠子,沒等注意時發現珠子不見了,岳母急得滿頭大汗,到處尋而不得,她擔心孩子誤食,要喊我們回去幫忙尋找。好在珠子終于找到了,原來是虛驚一場?蓮哪且院,岳母照看孩子時,更加小心謹慎了。
一九九七年十一月,我陪妻子參加縣里的民師轉正考試,家里留下了75歲的岳母和7歲的兒子。第二天上午一回到家,就聽鄰居說岳母中風了,村衛生室醫生趕來給她打針。后天得知,岳母當天是多么的堅強,在已經失語的情況下,她還擔心外孫餓肚子,強忍著病痛爬到廚房做了早飯。我的兒子發現了岳母的異樣,趕緊喊來了鄰居,救下外婆。而當我岳母稍一好轉,她就要回她家里,她不愿連累我們。
自岳母中風后到2002年農歷六月十六日她八十歲離世,岳母再只來過我家兩次。她說:“七十不留宿,八十不留餐。”她堅持一人在家,生活自理,頑強的與病魔作斗爭,每逢星期天我和妻子、孩子去看望她,她老人家是那么開心。她總是把樂觀,積極留給后輩,從不在我們面前喊一聲疼,她只把苦難留給自己。她教育我和妻子要好好教書,好好育人,要關心農家子弟。我總是記得她告訴我:“孩子一天天在長大,你們要勤儉節約,要能吃苦,犯法的不做,毒人的不吃,窮莫向親,冷莫向燈。不是你的錢,一分不能要。”
岳母在我家帶孩子的幾年,正是我家困難時,妻子教學前班年工資只有三佰元,我的一點工資財政供給只有20%,常不能兌現,白紙條和繭單算工資,怎么過日子?全靠岳母的安排和節儉,小舅兄給她的一些生活費,她經常給予我家作生活補貼。她告訴我:“養個小孩三年窮,孩子要吃你腳肚子了。”就是這樣在岳母井井有條的持家幫助下,我和妻堅守學校,養家度日。自始至終,岳母一直在幫助我們,沒有花過我們的一分錢,這是讓我們永遠感到愧疚和難過的。
岳母是中國善良樸實的普通勞動婦女,她身體力行為我們后輩作出了榜樣,給我家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,她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我們。我們學習她,敬仰她,也永遠地懷念她!